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,除了個別風險較低的患者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來控制血壓,絕大多數(shù)患者仍需要通過服藥來保持血壓穩(wěn)定。也正因如此,一些女性患者可是極為發(fā)愁。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活節(jié)奏的加快,高血壓發(fā)病人群愈發(fā)年輕化,而前段時間國家二胎政策的調(diào)整,讓不少家庭也考慮添個二娃。因此,越來越多的高血壓中青年女性患者存在著生育需求。
問題來了,降壓藥不能停,備孕與妊娠期間如何保障用藥安全呢?
“藥師,我和我老公準備再要個孩子,可是我這幾年一直在服用降壓藥,會不會有致畸風險啊?”
“因為降壓藥物需要持續(xù)服用,因此您再懷孕過程中也不能停止服用降壓藥,而一些降壓藥物確實會對胎兒造成影響,可能會出現(xiàn)致畸、早產(chǎn),甚至死胎的風險?!?/p>
“這么嚴重?那我可以換藥嗎?有沒有可以替換的較為安全的藥物呢?”
“別著急,我這就來帶你了解一下備孕、妊娠期的高血壓女性患者應如何選擇降壓藥物?!?/p>
備孕期女性患者應如何進行血壓管理
一般而言,備孕期的女性如果在沒有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,非同一天測量的3次診室血壓均≥140/90mmHg,就可以確定患有高血壓了。
對于備孕期的高血壓患者,血壓管理策略與懷孕期間是一致的,都是使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(一般為<140/90mmHg),并盡量降低藥物對胎兒的潛在風險。如140/90mmHg≤血壓<150/100mmHg,可以先不服用藥物,單純通過生活方式干預來控制血壓;但如血壓≥150/100mmHg,就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,開始降壓藥物治療了。
如血壓較高,經(jīng)過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后,仍不能使血壓降至150/100mmHg以下,或者合并有靶器官的損害(如伴有蛋白尿),應暫緩懷孕,盡早在高血壓??七M行就診、評估和治療,務必經(jīng)過專科醫(yī)師評估同意后,方可懷孕,否則會給懷孕媽媽和胎兒都帶來極大的風險。
降壓治療中的生活方式干預
生活方式干預它是高血壓治療的基礎方法,應貫穿于高血壓者血壓控制的始終,主要措施包括:
?、贉p少鈉鹽攝入,每人每天攝入量應<6g,增加富含鉀的新鮮蔬菜、水果和豆類等食物的攝入;
?、诤侠?、均衡膳食,以水果、蔬菜、低脂奶制品、富含食用纖維的全谷物、植物來源的蛋白質(zhì)為主,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入;
③控制體重,使體重指數(shù)(BMI)<24、腰圍<85cm;
?、懿晃鼰煛⒉伙嬀?,盡量避免被動吸煙;
?、荻噙\動(高危者運動前需評估),除日常生活活動外,每周進行4~7天,每天累計30~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(如:步行、慢跑、騎自行車、游泳等,一般運動時心率可達到最大心率的60%~70%);
?、逌p輕精神壓力,保持心理平衡。
對于降壓藥物,盡量選擇對胎兒影響小、可以在懷孕期間使用的。
如現(xiàn)在使用的藥物不宜在懷孕期間使用,一般建議提前6個月將它換成可以在懷孕期間使用的,這樣一方面有利于懷孕后能繼續(xù)使用該類藥物,避免換藥引起的血壓大幅波動,便于懷孕期間血壓控制;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在懷孕早期因未發(fā)現(xiàn)懷孕而應用具有致畸及其他不利作用的降壓藥物,進而為胎兒健康帶來危險。
常用降壓藥物對胎兒有哪些影響
目前,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(ACEI)、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(ARB)、鈣通道阻滯劑(CCB)、利尿劑、β受體阻滯劑是臨床中使用最多的5類降壓藥物,也是高血壓治療的一線藥物。這些藥物對胎兒的影響如下:
1.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(ACEI)、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(ARB)
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、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是兩類通過作用于腎素-血管緊張素-醛固酮系統(tǒng)而發(fā)揮血壓調(diào)節(jié)作用的藥物,名稱中常含有“沙坦”或“普利”字樣,具有明顯的致畸風險,懷孕期間需絕對禁用。
這兩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和不良反應相似,懷孕期間服用,會導致流產(chǎn)、死胎、胎兒腎衰竭、先天性畸形等不良事件,原因可能因為它們會引起胎兒低血壓、降低胎兒腎臟血流量、抑制胎兒腎素-血管緊張素系統(tǒng)進而損害胎兒泌尿系統(tǒng)發(fā)育。
2.鈣通道阻滯劑
鈣通道阻滯劑是一類通過阻斷血管平滑肌細胞上的鈣離子通道而發(fā)揮擴張血管、降低血壓作用的藥物,臨床中常用到的是名字中帶有“地平”字樣的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(CCB)。
該類藥物中的硝苯地平,是妊娠高血壓治療的首選藥物之一,但能否在備孕期間使用仍存在一定的爭議,因動物試驗顯示,該藥具有胚胎毒性、胎仔毒性和致畸性,建議妊娠早期不用,我國上市制劑的說明書也大都要求“懷孕20周內(nèi)禁用”或“孕婦禁用”。同類中的氨氯地平、非洛地平、樂卡地平等藥物的說明書,也指出不能用于或權衡用于備孕期或孕期。
因此,為了用藥安全,建議使用前與醫(yī)師或藥師進行充分溝通和利弊權衡,在無其他藥物使用的情況下選用。
3.利尿劑
利尿劑是一類主要通過促進尿液排出、降低血管中液體容量而發(fā)揮降壓作用的藥物。常見的有:氫氯噻嗪、吲達帕胺、呋塞米、托拉塞米等。
這類藥物在懷孕期間高血壓疾病治療中的價值存在爭議,一般不建議使用,以防止血容量減少、血液濃縮、有效循環(huán)血量減少和增加血液的高凝傾向。
如必須使用,建議選擇氫氯噻嗪、吲達帕胺、氯噻酮、阿米洛利、托拉塞米等安全級別(妊娠B級)較高的藥品。
總體而言,血壓管理是備孕期高血壓女性需重點關注的內(nèi)容,務必將血壓控制平穩(wěn),并經(jīng)??漆t(yī)師評估后再考慮懷孕。
對于備孕期具體藥物的選擇和使用,應與??漆t(yī)師及時進行溝通,在綜合評估高血壓病情、合并癥、藥物安全性和治療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確定,切勿因為考慮懷孕需求,而耽誤疾病的治療或一味地選擇“最安全”的藥物。